空想為基,著手實踐
旅行家能日行千里,周游世界,在于他開始時邁出的第一步;企業家日進斗金,資產無數,在于他開始搜集創業資料的那一刻;作家能名利雙收,家喻戶曉,在于他開始寫下的第一筆。而材料中的幾個人對于如何建園展開激烈討論,卻遲遲沒有拿起鋤頭的第一人,因此荒園依舊荒園。
因此我認為,空想是一切成就的開始,實踐是架起空想與成功的橋梁。
空想是一切成功的開始,是新事物出現的雛形。而具體的空想就是計劃,它像一盞明燈,指引著實踐。在歷史長河中,有無數例子可以證。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終于有了'三千越甲'即吞吳的輝煌;西方學者馬克思常年在底層考察,結合各德國哲學等重要文獻,創作了影響深遠的《資本論》,而這本書在理論上描繪的社會主義藍圖指導著后世多個國家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由此可見,不要小看具體的空想,它是一切實物的思想雛形,沒有它,就沒有人類的成功。
實踐是空想和成功的紐帶,也是檢驗空想真理性的唯一標準。材料中對于如何建園分成兩排,而若只是坐而論道,就可能永遠無法討論出正確的結果,只要時間才能檢驗。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曾“臨池而書,池水盡黑”,近代學者余秋雨在年邁之時自然踏上文化苦旅,親自去尋找中西方文明的差異。因此,只有日復一日的實踐者,才能拉進空想與成功間的距離,才能讓空想落地生根,長成參天大樹。
古人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把握好空想與實踐的關系,才能現在空想的肩上,著手實踐,一達成功。
上一篇:王凱文《科技可用,傳統勿忘》高中作文
下一篇:劉鐵容《空想無難事 荒誕廢青春》議論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