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時無晴,路自見明
鄭州市七中高三(十四)班 陳昕
有鳳之路需遭涅槃之苦,然心路堅定方得重生;有蝶之路需遭脫繭之苦,然心路堅定方得蹁躚;有魚之路需遭捕獵之殤,然心路堅定方得延續。諺曰:“道固遠,篤行可至;路雖遙,堅為得終。”因此,有人之路需遭風雨之苦,然其覓得心之去路,終見一片彩云漫天,清明晴好……
“問余平生所立功業,黃州惠州儋州”既然選擇了在宦海沉浮,東坡未嘗不像一只溯洄的魚?幾度圍困,幾度沉浮,那“沙湖道中”的雨似乎不曾晴過,然其心覓得了一條“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豁達之路。縱使初到黃州居無定所,依舊笑曰:“臨皋亭下不數十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飲食沐浴皆取焉,何必曰鄉哉!”縱使地處嶺南煙瘴之所,依舊笑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縱使身在險惡蠻荒之地,依舊笑曰:“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
故雖蘇軾人生之途風雨連綿,然則覓得心之去路,終見一片彩云漫天,清明晴好。
“何則、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既然因“生生所資”而被官網桎梏,元亮未嘗不像一只脫繭之蝶?幾入官網,幾度欲出,那“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的雨似乎不曾晴過,然其心覓得了一條“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的悠然之路。“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那便賞著“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之景;思著,“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之想;忙著“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之事。
故雖陶淵明人生之途清貧苦寒,然則覓得心之去路,終見一片彩云漫天,清明晴好。
道時無晴,路自見明。即便“布衾多年冷似鐵”但懷揣著“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情懷的杜甫終見晴明;即便“余則缊袍蔽衣處其間”但堅定著“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信念的宋濂終見晴明......
而我們呢?
高三已至,高考在即,時不我待。通往夢想國度的道中時常“陰雨霏霏,連月不開”,但如果為自己的心覓得一條永不言棄,笑對挫折,頑強抗爭之路,那前方自會一片彩云漫天,清明晴好!
至此,略作一小詩以共勉之:
道時無晴布陰云,
云涌雨落隨我行。
行至為心覓去路,
路坦云去自見明。
上一篇:魏秀茹《道德的正義》議論高中作文
下一篇:邵璟元《道來道去是中國》議論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