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賦予了80后和90后太多的驚喜和使命。然而,在時光運河里,當這群男女幾經洗禮后,又慢慢感覺那個青澀的年代正漸行漸遠、那些沉淀在心底的回憶慢慢變得如此冗長、那些對生活的夢想也慢慢折回為幻想。
如今,80后90后幾乎成了我們現在社會討論的熱點問題。其中是有針對性的,針對那些朝氣的男男女女,有抨擊、有唾罵、有贊揚…..而我們現在聽得最多的,就是80后及老前輩們對90后的指責,說他們是“不負責任的一代”、“垮掉的一代”、“愚昧的一代”、“最叛逆的一代”…..但是,80后的人們卻忘了,這些話都是從他們身上轉移過來的,因為曾經,那些老一輩的人也是這么評價80后的,只是那個時候,身為80后的人卻沒有發言權,而今,他們把這些話又給了90后。
我是一個身為90后的學生,而家里的姐姐也恰巧是一位80后的。在我們的身上,都散發著各自的特點。80后理想化,90后個性化 :80后的人可能和生長的時代有關,跨度有一些大,因此在成長的過程中相對理想化一些,而90后不同,張揚個性,不喜歡和別人一樣,總是舉著與眾不同的旗號,但是仔細想想,大家都叫囂“與眾不同”,那最后就相同了,因此這種“愚蠢”的個性化,到最后也歸結為共性;80后追逐理想,90后找尋理想 :同樣是時代的原因,80后從小就受著“四有新人”之類的熏陶,因此從小就有著“做共產主義接班人”的遠大理想;而90后自生人后,就不愁任何事情,再加上學校的教育對“共產主義”相對弱化,社會上的大基調也有所改變,因此90后可謂是茫然的一代,對于“理想”沒有深刻的概念,當然,我不可否認,80后的部分人也沒有自己堅定的理想,但是至少要比90后的清晰一些;80后愁就業,90后想創業 :大的經濟環境下,一部分80后已經開始有了“下崗”的前兆,未就業先失業的現象也越發嚴重,但是絕大部分80后,還是以“就業”為目的,創業的想法還不是那么多,而90后就剛好相反,也許是“個性化”過于嚴重,他們的絕對多數的人都想獨立創業,而無法忍受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家庭觀念不同 :80后的家庭觀念還是很傳統的,凡事都是以家庭為重,而90后則不然,家庭觀念相對淡薄,與父輩感情還好,但是與親戚的關系則較為疏遠,沒有家族觀念;而對于家庭的責任感來說,80后或許是因為年齡的原因,在這個時期已經是家庭的中心,而90后,則更多的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對于家庭瑣事的分擔很少,完全不在意,但是造成90后孩子的家庭觀念淡薄責任并非全是他們,背后還有他們的父母,現在的留守兒童越來越多,使他們幾乎感受不到家的溫馨。
不管怎樣,社會中的80后和90后都個有個的特點、面臨著各自的壓力。生活中80后: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中:前不著邊,后不靠沿;學習中:辛勤刻苦;思想上:迷茫一片。80后面臨眾多壓力:就業壓力,家庭壓力,生活壓力。80后集高學歷、低就業、生存難、經驗少、實踐少、出頭難等社會現實于一身,尤其是農村出身的、無社會背景的高學歷80后,前途更是茫然:高不成,低不就。而90后吃涼不管酸,典型的快樂自己主義,從代表著90后主流價值取向的非主流上可見一斑。90后更多的是追求精神的放縱,肉體的愉悅;90后比80后現實,更適應物欲橫流的現實;90后比80后更容易走極端,更容易為達目的不擇手段。90后生活條件普遍比80后要好的多,吃苦受累幾乎和他們不沾邊…..但是,他們卻面臨的是整個輿論界的譴責。
雖然有著十年的差距,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都存在很大不同。但是,畢竟80后走過的路,90后部分已經走過,剩下的也會遭遇。前車之鑒,后車之師,90后的一切,仿佛就是80后的加強版:90后比80后的生活更優越、思想更開放、更極端,更容易受物質生活的引誘而不擇手段。同時,90后部分也吸收了80后的優點及經驗教訓,變得更優秀,更適應社會時代的發展。80后和90后都將在不久的將來成為我們國家的主力軍,讓中國的明天更加輝煌。
上一篇:聞俁澤《歸途列車》原創高中作文
下一篇:李夢豪《我的祖國》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