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人生就像一條新開辟的路,如果人們在沙漠,在荒山開辟一條平坦、寬敞的路是艱辛的付出,那么,在心靈深處開辟一條心路更是付出的再現。走在前人所修好的路是輕松、舒暢的感覺,但并沒有新發現,沒有新的收獲,就像在深山老林中尋找野參、靈芝,在海底尋找奇珍一樣,別人已經去過的地方已經不會再有價值的野生人參和靈芝的存在,別人已經去過的海底已經沒有什么奇珍。只有在荊棘橫生處也許能發現野參與靈芝,只有在遠海沒有人涉獵的海底才能發現奇跡。人生何嘗不是如此通過自身修煉、付出、多學、多研究的辛勞,來發現新的研究成果。“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事例就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最好說明。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是一條悲憤的路,是一條救國救民于水深火熱之中的路。在華夏大地,祖祖輩輩在同一條根上傳承,有多少仁人志士都有一顆這樣的國格、人格之心探索國富民強路。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都像是遵從著許多習慣而不能解放自己,沒有為自己的思路而開拓,這對于在民族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結果。但是,往往叛逆者卻有著良好的后果而付出了高昂的代價才使后人認可。文學前輩為后人鋪就了文路;詩詞的定格就是詩路、詞路;科學家留下了科學之路;革命先輩拋頭顱、撒鮮血為我們鋪平了現在幸福生活之路。各行各業之中都有開創發展之路,都是經過艱辛付出才得來的成功之路。其中,也有歪斜之路,經過數輩人驗證都是死路一條,還是有人走,那就是殺人、腐敗、盜竊等為何明知故犯,豈不是一條不歸路。然而,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開創先驅為了一條發揚光大的幸福路,總是要獻出血汗與生命的代價,這是為后人留下可歌可泣的榜樣。
弗萊德·諾貝爾開拓世界公認的諾貝爾獎成為著名的最高獎項,而他的成功之路是死神伴隨著走向了成功的路。那是1864年9月3日諾貝爾的硝化甘油炸藥實驗工作室隨著一聲巨響化為灰燼,致使一個親弟與四個助手葬送火海,被當地居民逐走,政府當局嚴禁重建工廠。就是在靠一艘駁船作為研究室發明了雷管后,使一些人承認了他的存在價值。隨著舊金山運載炸藥的火車爆炸;德國一家工廠因硝化甘油爆炸;巴拿馬一艘運硝化甘油的輪船爆炸等血的事實給人們帶來了沉痛,再次震驚了世人對發明人的公憤。由于災難的降臨,諾貝爾成了瘟神、災星,害群之馬。每跨出事業的一步,就有死神的伴隨,同時被驅逐與詛咒就是對諾貝爾最好的回答。
此時此刻的諾貝爾被世人完全拋到了九霄云外,一切罪過只有他一人應該承擔。然而,他并沒有按著常人的思考去對待,更沒有由于所謂失敗的原因放棄那份對于新路開拓的執著。最終嚇退了死神對炸藥威力無比、可怕的神秘,征服了世人談諾貝爾色變,可嘆的成果。實現了被國際科學界公認的一種崇高榮譽。
由此看出,一個有目標的人,無論有諸多艱難險阻,路都會在腳下。人生價值也就是靠自己的堅強意志與一顆恒心來實現的。心靈的心路也會有沙漠、荊棘,是否能開辟出一條新路,全靠自己。諾貝爾所開發出的這條路是否讓世人驚嘆的心路在支撐著,才有了今天的舉世創造。
作為一個國家,民族利益是高于一切,作為一個人是否在個人安危中顯示出民族利益也是高于一切?華夏民族自古都是友善、自足、和諧的象征,有自己先民創下了平安路,創造自己民族的光輝,站在地球之林,處處顯示著揚眉吐氣。為什么有些人背著道德、人格、國格,而自侮、自煎、自慚。古人云:“人必自侮,然后人侮;家必自毀,然后人毀;國必自伐,然后人伐。”又云:“木朽蟲生,墻罅蟻入。”這卻是千古不易的名言。歷史上民族興衰的史實告訴天下人,凡是被世人瞧不起時,生靈涂炭時,被人欺壓、剝削時,往往從內亂引入,內亂越多,外患亦越深。我們走在今天的平坦路,何不珍惜,何不保持,何不擁有前人有鮮血鋪就的路?!
一個人為后人修復一條成功路被人認可,何嘗不是一種幸福;一種輝煌;一種教詣;一種豁達。
上一篇:于露《談“朋”說“友”》敘事高中作文
下一篇:李嘉儀《路》記敘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