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了,落了,深秋的枯葉灑滿山野;近了,近了,初冬的腳步踏進北國。
朔風開始尖著嗓子叫喊,親熱地用冰冷的嘴唇把人們的臉頰吻得通紅。盡管太陽每天露面,依然那么耀眼,卻再也不肯慷慨地發光散熱,似乎也懼怕寒冬的威嚴。無可奈何的人們只好任憑朔風伸著舌頭把全身舔得冰冷。
抬眼望一望天空,似乎比任何時候更高遠明澈,渲染著一片朦朧恬淡的藍。輕紗般的白云點綴著它,好一個素雅清新的天!
而水呢,比天更多幾分的魅力。看這條寧靜的運河,正是一條蜿蜒的碧玉帶,綠得發黑。這是最凝重的綠,最深沉的綠,是綠色的沉淀。也許是岸邊那些樹木被風吹落的綠葉溶化在水里,才把水染得這樣濃,這樣深吧?也許是岸上那些夏天里蒼翠欲滴的草綠流進水里,才把水色沖得這樣深,這樣濃吧?是啊,寒風雖然催黃了它們的外表,又怎能凍住那顆顆嫩綠的心?那岸邊的綠草,滿樹的綠葉雖然枯萎了,凋零了,卻把全身心的希望,把濃重的綠傾注給這綿延的運河。這一捧捧的綠匯成的河啊,是希望的結晶,是蓬勃生機的發源地,怎能不濃,又怎能不深? 它不流淌,它在醞釀來年將把被隆冬封鎖的荒野浸潤成綠的海洋。
陣陣風兒輕盈地從河上掠過,激起滿河鱗波,一行行整齊地排列在水面上,有層次地起伏著。陽光投到河面上,被鱗波擊碎了,散落成一顆顆銀色的小星星,閃閃爍爍。運河啊,好一匹綠錦緞! 它璀璨,輝煌,給單調的冬日增添了多少生機!
但是,如果你仔細看,又覺得它并不是綠的,而是透明的。噢,世界上最透明的玻璃也不及它清亮。河底的水草、落葉,以至一粒粒細小的石子都在你眼前一覽無余。它又是一面最可愛的鏡子,岸上的一切,在它那里都被蒙上一層清亮的綠紗。望著河中的水底世界,你會由衷地贊嘆:“好一塊空靈的綠水晶!”
河岸上,一片看似單調的黃土,卻挺出一兩枝新鮮的紅豆,仿佛鑲嵌著一顆顆通紅晶亮的小珍珠,又如同一雙雙眼睛在凝視著寂寞的山野。不,山野并不寂寞,野菊花還在石縫下悄悄地開著;遠處那一叢叢倔強的豐花月季,仍熱鬧地簇擁在一起,仰著紅彤彤的臉蛋,在寒風中發出微笑。啊,那通紅的臉,不知是被寒風凍紅的,還是因興奮漲紅的。
山野的綠色也尚未褪盡,還有一星半點的草梢沒被染黃,更有那一棵半棵倔強的楊柳,奇跡般保留著完整的樹冠,固執地支持著那一樹已被寒冷蹂躪得鐵青的綠,啊,那是多美的一樹綠,盡管綠得不鮮嫩,不清新,卻是一樹勃發的生機,一樹來年的希望。
啊,誰說冬天單調,誰說冬天枯燥,誰說冬天扼殺了一切,漫漫風雪中,隱藏著多少盎然的春意,又孕育著多少蓬勃的生機!
(張颯)
【評點】
這是一篇寫景的記敘文。特點是在“嚴冬”中開拓“春意”。
作者能抓住景物的特征,運用聯想想像,著重寫運河在嚴冬的生機。河水綠色沉淀的生機,滿河鱗波的生機,河底透明清亮的生機。繼而,從河推向河岸山野,著重寫植物的生機。這種種生機,蘊藏著多少春意。
從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借鑒課文《春》的寫法,運用比喻、擬人、排比手法較貼切,在自然而不雕琢的描寫中見真情。
上一篇:《細雨》初中優秀作文鑒賞|評點
下一篇:《昆明的冬天》初中優秀作文鑒賞|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