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門買賦是什么意思
【典源】《漢書·外戚傳》:“孝武陳皇后,長公主嫖女也。……初,武帝得立為太子,長主有力,取主女為妃。及帝即位,立為皇后,擅寵驕貴,十余年而無子,聞衛(wèi)子夫得幸,幾死者數(shù)焉。上愈怒,后又挾婦人媚道,頗覺。……使有司賜皇后策曰:‘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璽綬,罷退居長門宮。”《文選·司馬相如〈長門賦〉序》:“孝武皇帝陳皇后,時得幸,頗妒,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辭,而相如為文以悟主上,陳皇后復(fù)得親幸。”
【今譯】 漢武帝娶長公主女,立為陳皇后。她恃寵驕貴,因武帝后又寵愛他人,而心生妒恨,又在宮中請女巫施行巫術(shù)。武帝得知發(fā)怒,將陳皇后貶于長門宮。陳皇后在長門愁悶悲苦,聽說成都人司馬相如是天下寫文章的妙手,就向他奉上百斤黃金,請他寫文章來打動武帝,又得親幸。參見《金屋藏嬌》。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婦女失寵,心境愁苦憂悶; 或用以指文章美妙,價值很高。
【典形】 百斤買賦、閉阿嬌、長門閉、長門不惜金、長門賦、長門孤寂、長門買賦、長門泣、長門望幸、陳后失寵、詞賦得黃金、漢殿長門、換黃金、換笑、黃金買賦、金屋賦、買賦、買相如、能賦受黃金、千金買賦、壽相如、相如賦、千金賦、買賦長門、長門恨、新賦受黃金、黃金買詞賦、黃金達(dá)相如、長門費(fèi)萬金、長門宮里人、苔沒長門、冷落長門、買詞人賦、無金買賦、長門盡日、長門夜悄、長門美人、文園詞賦、辭金闕、辭金屋、倚長門、換黃金、守長門、閉長門、長門事、長門心。
【示例】
〔百斤買賦〕 清·龔鼎孳《大酺·和秋岳春憶》:“菱花憐我,蕭索長卿非故。倩誰百斤買賦?”
〔閉阿嬌〕 宋·王安石《明妃曲》:“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
〔長門閉〕 唐·張祜《讀池州杜員外杜秋詩》:“可知不是長門閉,也得相如第一詞。”
〔長門不惜金〕 唐·虞世南《怨歌行》:“掖庭羞改畫,長門不惜金。”
〔長門孤寂〕 清·洪升《長生殿》:“長門孤寂,魂銷淚零,斷腸枉泣紅顏命。”
〔長門買賦〕 元·劉時中《金字經(jīng)·常氏稱心》:“少年情緣淺,老來歡愛深,費(fèi)盡長門買賦金。”
〔長門泣〕 南朝梁·何遜《揚(yáng)州法曹梅花盛開》:“朝灑長門泣,夕駐臨邛杯。”
〔長門望幸〕 唐·杜牧《月》:“唯應(yīng)獨(dú)伴陳皇后,照見長門望幸心。”
〔陳后失寵〕 唐· 李太白 《擬恨賦》:“若夫陳后失寵,長門掩扉。日冷金殿,霜凄錦衣。”
〔詞賦得黃金〕 唐·羅隱《寄前戶部陸郎中》:“近日篇章欺白雪,早年詞賦得黃金。”
〔漢殿長門〕 宋·蘇軾《次韻劉景文》之三:“五字古原春草,千金漢殿長門。”
〔換黃金〕 唐·羅隱《送進(jìn)士臧濆下第后歸池州》:“賦成無處換黃金,卻向春風(fēng)動越吟。”
〔黃金買賦〕 唐·盧弼《妾薄命》:“黃金買賦心徒切,清路飛塵信莫通。”
〔金屋賦〕 唐·元稹《夢游春七十韻》:“卓女白頭吟,阿嬌金屋賦。”
〔買賦〕 明·楊慎《夜落金錢》:“卜歡有信占金夕,買賦多情出后宮。”
〔買相如〕明·袁宏道《長安秋月夜》:“未買相如學(xué)阿嬌,難將赤鳳比飛燕。”
〔能賦受黃金〕 隋·盧思道《有所思》:“怨歌裁潔素,能賦受黃金。”
〔千金買賦〕元·薩都拉《長門秋漏》:“何人夜扣相如扉? 千金買賦成何遲。”
〔壽相如〕 金· 元好問 《后芳華怨》:“長門曉夕壽相如,侭著千金買消渴。”
〔相如賦〕 唐·杜牧《重送》:“六宮雖念相如賦,其那防邊重武夫!”
上一篇:錢神孔方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門可羅雀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