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莊問鼎是什么意思
〖典源〗《左傳·宣公三年》:“楚子(楚莊王)伐陸渾之戎,遂至于雒,觀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對曰:‘在德不在鼎……商紂暴虐,鼎遷于周。德之休明,雖小,重也。其奸回昏亂,雖大,輕也。 天祚明德,有所厎 (zhī,必,定)止。 成王定鼎于郟(jiá,山名)鄏 (rǔ,邑名),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
〖釋義〗夏商周以鼎為國之重器,國滅則鼎遷。楚莊王探聽周鼎的情況,目的在于圖謀周的王權(quán)。后遂用“問鼎、訊鼎、觀鼎”等表示覬覦王位;用“竊鼎”表示竊取政權(quán);用“淪鼎”表示政治動亂,王權(quán)淪沒;用“移鼎”表示改朝換代,政權(quán)轉(zhuǎn)移;用“遷鼎”表示遷都;用“定鼎”表示建立政權(quán),確定國都;用“鼎祚”表示國運;用“周鼎”借指政權(quán)、王室。
【問鼎】《晉書·王敦傳》:“遂欲專制朝廷,有問鼎之心。帝畏而惡之。”
【訊鼎】《后漢書·袁紹劉表傳贊》:“窺圖訊鼎,禋天類社。”
【觀鼎】陸機《五等諸侯論》:“故強晉收其請隧之圖,暴楚頓其觀鼎之志。”
【竊鼎】高啟《讀史·荀或》詩:“猶緣死沮奸雄意,竊鼎遷延到五官。”
【淪鼎】《晉書·陶侃傳論》:“布澤懷邊,則嚴城靜柝;釋位匡主,則淪鼎再寧。”
【移鼎】《宋書·武帝紀論》:“桓溫雄才蓋世,勛高一時,移鼎之業(yè)已成,天人之望將改。”趙翼《過文信國祠同魴葊作》詩之一:“出師未捷悲移鼎,視死如歸笑射鉤。”
【遷鼎】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度邑靜鹿丘之嘆,遷鼎息大坰之慚。”
【定鼎】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高祖以圣武定鼎,規(guī)同造物。”宋之問《龍門應(yīng)制》詩:“先王定鼎山河固,寶命乘周萬物新。”
【鼎祚】《晉書·石弘載記》:“魏任司馬懿父子,終于鼎祚淪移。”《南齊書·王儉傳》:“草昧皇基,協(xié)隆鼎祚;宏謨盛烈,載銘彝篆。”
【周鼎】賈誼《吊屈原文》:“斡棄周鼎,寶康瓠兮;騰駕罷牛,驂蹇驢兮。”李商隱《送千牛李將軍赴闕五十韻》:“縱未移周鼎,何辭免趙坑?”
上一篇:梁園宴雪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歌五袴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