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娟救父是什么意思
【典源】 漢·劉向《列女傳》:“趙津女娟者,趙河津吏之女,趙簡子之夫人也。初,簡子南擊楚,與津吏期。簡子至,津吏醉臥不能渡,簡子怒,欲殺之。娟懼持檝(ji) 而走。簡子曰:‘女子走何為?’對曰:‘津吏息女,妾父聞主君東渡不測之水,恐風(fēng)波之起,水神動駭,故禱祠九江三淮之神,供具備禮,御厘受福,不勝巫祝杯酌余瀝,醉至于此,君欲殺之,妾愿以鄙軀易父之死。’簡子曰:‘非女之罪也。’娟曰:‘主君欲因其醉而殺之,妾恐其身之不知痛而心不知罪也,若不知罪殺之是殺不辜也,愿醒而殺之,使知其罪。’簡子曰:‘善。’遂釋不誅。簡子將渡,用檝者少一人。娟攘卷摻檝而請曰:‘妾居河濟(jì)之間,世習(xí)舟檝之事,愿備員持檝。’……簡子歸,乃納幣于父母,而立以為夫人。”
【今譯】 趙國的津女娟,是趙國渡河吏的女兒,趙簡子的夫人。起初,趙簡子想南征楚國,與渡河吏訂期。簡子兵到,渡河吏卻喝醉了不能駕船,簡子發(fā)怒要?dú)⑺渑隇楦赣H講情說:“我父親聽說您要渡過這大江,恐怕有風(fēng)浪,因而向神祈禱平安,然后飲祭酒受福醉倒。您要是殺他,我情愿以身代替父親受死。”簡子聽了女娟的解釋,于是將渡河吏釋放。渡河時,少一人劃槳,女娟又請求自己去劃槳。后來簡子將女娟聘為夫人。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女子機(jī)智善辨,有膽識。
【典形】 津妾棹歌、女娟擁棹、趙姬完父、趙津歌。
【示例】
〔津妾棹歌〕 唐·李白 《東海有勇婦》:“津妾一棹歌,脫父于嚴(yán)刑。”
〔女娟擁棹〕三國·曹植《精微篇》:“執(zhí)法將加刑,女娟擁棹前。”
〔趙姬完父〕唐·柳宗元《饒娥碑》:“趙姬完父,操棹爰謳。肉刑不施,漢美淳于。”
〔趙津歌〕 北周·庾信《將命使北渡瓜步江》:“雖同燕市泣,猶聽趙津歌。”
上一篇:奉揚(yáng)仁風(fēng)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好了歌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