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馬華山是什么意思
【典源】《尚書·武成》:“厥四月,哉生明。王來自商至于豐。乃偃武修文,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今譯】 周武王滅商后,停止用兵,提倡文治,將征戰用的馬放牧在華山之南,牛放牧在桃林之野,向天下表示不再使用它們。
【釋義】 后以此典指天下太平,戰爭止息。
【典形】放牛歸馬、歸馬華山、華山歸馬、馬入華山、散馬、散馬牛、山陽息馬、桃塞馬、華山歸、歸放華山陽、長歸馬。
【示例】
〔放牛歸馬〕 清·王攄《西征蕩平歌》:“放牛歸馬自茲始,間閻擊壤同康衢。”
〔歸馬華山〕 唐·杜甫《有感》:“大君先息戰,歸馬華山陽。”
〔華山歸馬〕 元·耶律楚材《和王巨川題武成王廟》:“誰識華山歸馬日,易于渭水釣魚時。”
〔馬入華山〕 北周·庾信《賀平鄴都表》:“當今鹿臺已散,離宮已遣,兵藏武庫,馬入華山。”
〔散馬〕 唐·杜審言《扈從出長安應制》:“山追散馬日,水憶釣魚人。”
〔散馬牛〕 隋·楊廣《紀遼東》:“方當銷鋒散馬牛,旋師宴鎬京。”
〔山陽息馬〕 北周·庾信《又移齊河陽執事文》:“實謂上方銷劍,山陽息馬,過茲御客,或慢重扃。”
〔桃塞馬〕 清·顧炎武《華山》:“未歸桃塞馬,終負魯陽戈。”
上一篇:張耳陳余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心如死灰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