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蛾撲火是什么意思
亦作“飛蛾赴火”、“飛蛾投火”。
《梁書·到溉傳》:梁朝一人名到溉,聰明有才。官至散騎常侍、侍中、國子祭酒。到溉之孫藎(jin),曾隨從高祖到京口。登北固樓賦詩,到藎受招一揮而就。高祖閱后對(duì)到溉說:“到藎是才子,你過去寫的文章恐怕都出于到藎之手吧。”因此賜到溉《連珠》一首:“研磨墨以騰文,筆飛毫以書信。如飛蛾之赴火,豈焚身之可吝。必耄年其已及,可假之于少藎。”意即:用硯磨墨來寫文章,揮筆非常自如,就像飛蛾赴火,忘記自身可能毀滅。不過你已年老,何不讓你孫子到藎代筆?
引用義:比喻自尋死路,自投羅網(wǎng)。[例]他們自己找上門去,正是飛蛾撲火,非死在這個(gè)流氓手里不可。
上一篇:飛將軍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馬不入廄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