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柳之姿是什么意思
【典源】《世說新語·言語》:“顧悅與簡文同年,而發蚤 (早) 白。簡文曰:‘卿何以先白?’對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 松柏之質,經霜彌茂。’”《晉書·顧悅之傳》亦載。
【今譯】 晉代顧悅之 (字君叔) 與簡文帝同歲,而頭發早已斑白。簡文帝問:“你的頭發為何先白?”顧悅之答道:“蒲柳不到秋天,就落葉凋零; 而松柏經歷風霜,卻更青翠繁茂。”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人身體羸弱早衰。
【典形】 凋蒲柳、君叔傷蒲柳、蒲柳凋、蒲柳衰、蒲柳先衰、蒲柳之姿、侵蒲柳、依蒲柳、蒲柳身猶健、早衰蒲柳。
【示例】
〔凋蒲柳〕 宋·陸游《久無暇近書卷慨然有作》:“直憂先狗馬,豈但凋蒲柳。”
〔君叔傷蒲柳〕 宋·陳與義《答元方述懷作》:“令之敢恨松桂冷,君叔但傷蒲柳秋。”
〔蒲柳凋〕 唐·李白 《慈姥竹》:“不學蒲柳凋,貞心常自保。”
〔蒲柳衰〕北周·庾信《謹贈司寇淮南公》:“丹灶風煙歇,年齡蒲柳衰。”
〔蒲柳之姿〕 明 · 湯顯祖 《牡丹亭》:“學生自愧蒲柳之姿,敢煩桃李之教。”
〔侵蒲柳〕 唐·李白《長歌行》:“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依蒲柳〕 唐·杜甫《上水遣懷》:“孤舟亂春華,暮齒依蒲柳。”
上一篇:董狐直筆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蕉鹿夢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