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衣濺血是什么意思
【典源】《晉書·嵇紹傳》:“ (嵇) 紹以天子蒙塵,承詔馳詣行在所。值王師敗績于蕩陰,百官及侍衛莫不散潰,唯紹儼然端冕,以身捍衛,兵交御輦,飛箭雨集,紹遂被害于帝側,血濺御服,天子深哀嘆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資治通鑒·晉紀·惠帝永興元年》亦載。
【今譯】 晉惠帝時,發生八王之亂,侍中嵇紹趕去惠帝所在地。惠帝兵敗,百官與侍衛全都潰散,只有嵇紹身穿朝服,以身護衛惠帝,亂兵攻來,箭飛如雨,嵇紹被亂兵殺死在惠帝身旁,血都濺到了惠帝御衣上。等事定后,手下人想洗去衣上血跡,惠帝說:“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臣子誓死衛君的義烈行為。
【典形】 赤心嵇紹、帝衣濺血、嵇紹血、侍中血、嵇侍中血。
【示例】
〔赤心嵇紹〕 金·元好問《四哀詩·王仲澤》:“壯志相如頭碎柱,赤心嵇紹血沾衣。”
〔帝衣濺血〕 明·高啟《永嘉行》:“帝衣濺血忠臣死,五部初興屠各子。”
〔嵇紹血〕 唐·杜甫《傷春》之四:“豈無嵇紹血,沾灑屬車塵。”
〔侍中血〕 唐·羅隱 《題段太尉廟》:“堪嗟侍中血,不及御衣前。”
上一篇:希世珍琴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帶經而鋤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