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辨良玉是什么意思
【典源】 《淮南子·俶真訓》:“譬若鐘山之玉,炊以爐炭,三日三夜而色澤不變,則至德天地之精也。”
【今譯】 昆侖山 (別名鐘山) 的玉,放在爐火中燒三天三夜,色澤依然不變,是真正的良玉。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真正的英雄志士經得起考驗,越經磨煉,越顯出英雄本色。
【典形】 火辨良玉、久炊為真玉、美玉經三火、試良玉、試玉、真玉燒不熱。
【示例】
〔火辨良玉〕 唐·白居易《題贈鄭秘書徵君》:“在火辨良玉,經霜識貞松。”
〔久炊為真玉〕 清·黃鷟來《別塵公》:“久炊始覺為真玉,未涅何因見不緇。”
〔美玉經三火〕 宋·蘇軾《次韻子由寄題》:“羨君美玉經三火,笑我枯桑困八蠶。”
〔試良玉〕 宋·蘇軾《送蔡冠卿知饒州》:“莫嗟天驥逐羸牛,欲試良玉須猛火。”
〔試玉〕 唐·白居易《放言》:“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真玉燒不熱〕 唐·顧況《贈別崔十三長官》:“真玉燒不熱,寶劍拗不折。”
上一篇:漆身吞炭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熊魚難兼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