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公思趙將,吳子泣西河是什么意思
《梁書·陳伯之列傳》:戰國時趙國名將廉頗,惠文王時拜為上卿。曾多次擊敗齊、魏,殲敵立功,以勇敢善戰聞名。趙悼襄王時不得志,憤而出亡魏國。在魏時,仍時常想回趙國,并率子弟兵保衛趙國。戰國時魯國大將吳起,奔赴魏國后協助李悝改革法制,整頓軍備,受魏文侯重用,任西河(今陜西合陽一帶)郡守,甚有名聲。魏武侯時,受舊勢力排擠,被武侯召回。臨行時向著西河哭泣說:“我走后,西河必被秦國奪占。”后西河果失于秦。南北朝時陳伯之,原為齊末宋國江州太守,梁武帝蕭衍奪取政權后招降他,仍命為江州刺史。后陳伯之受部下唆使,起兵反梁,戰敗投奔北魏,作平南將軍。丘遲奉蕭衍之弟蕭宏之命,寫信給陳伯之,以“廉公思趙將,吳子泣西河”為例,勸其歸梁。
引用義:比喻雖遭排擠,仍思念舊情,不忘大局。[例]老王雖蒙冤入獄,但仍存建功立業,報效祖國的拳拳之心,真可謂“廉公思趙將,吳子泣西河”!
上一篇:庖(pao)丁解牛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廉頗善飯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