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燭賦詩是什么意思
〖典源〗《南史·王僧孺傳》:“竟陵王子良嘗夜集學士,刻燭為詩,四韻者即刻一寸,以此為率。〔蕭〕文琰曰:‘頓燒一寸燭,而成四韻詩,何難之有!’乃與令楷、江洪等共打銅缽立韻,響滅則詩成,皆可觀覽。”
〖釋義〗竟陵王子良等刻燭擊缽寫詩,后遂用“刻燭賦詩、刻燭、吟燭、擊缽”等指限時寫詩,多形容詩才敏捷。
【刻燭賦詩】《南史·王泰傳》:“每預朝宴,刻燭賦詩,文不加點,帝深賞嘆。”
【刻燭】李商隱《病中聞河東公樂營置酒口占寄上》詩:“刻燭當時忝,傳杯此夕賒。”楊億《夜宴》詩:“巧笑傾城媚,雕章刻燭催。”蘇軾《和田仲宣見贈》:“好詩惡韻那容和,刻燭應須便置觥。”
【吟燭】劉筠《夜宴》詩:“吟燭唯憂盡,杯籌豈易防。”
【擊缽】陳師道《和李使君九日登戲馬臺》:“登高能賦屬吾儕,不用傳杯擊缽催。”
上一篇:刮骨療毒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刻舟求劍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