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絹幼婦,外孫齏(ji)臼是什么意思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捷悟》:東漢時,浙江上虞有一少女,名曹娥。其父溺死江中,曹娥投江尋父尸首而淹死。人稱孝女,刻石樹碑,以紀念曹娥,并由邯鄲淳作曹娥碑文刻于碑上。當時著名文學家蔡邕 (yong)讀后大加贊賞,因題“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字于碑側。曹操命楊修解釋其意,楊修道:“黃絹”是有顏色的絲帛,絲旁一個色字,是“絕”字;“幼婦”指少女,女旁一個少字,是“妙”字;“外孫”是女兒的兒子,女旁一個子字,是“好”字;“齏”,是辛辣的蒜泥、蔥末,“齏臼”是盛辛(辣)菜的缽子,受辛之器,“受”、“辛”二字合為一個“辭”字。合起來講,這八個字便是“絕妙好辭”的隱語。
引用義:比喻絕妙的詩文。[例]他的這部小說寫得機趣橫生,令人愛不釋手,借用古語來形容,真是“黃絹幼婦,外孫齏臼”。
上一篇:鶴收仙箭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黃金臺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