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盜鈴是什么意思
〖典源〗《呂氏春秋· 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鐘者,欲負(fù)而走,則鐘大不可負(fù),以椎毀之,鐘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淮南子·說山訓(xùn)》亦有相類記載。原只說盜鐘,后演變而謂盜鈴。
〖釋義〗盜鐘的想將鐘敲碎后拿走,怕別人聽見,便把自己耳朵捂起來。后遂用“掩耳盜鈴、掩耳盜鐘、盜鐘”等謂自欺。
【掩耳盜鈴】《紅樓夢(mèng)》第九回:“那怕再念三十本《詩經(jīng)》,也是掩耳盜鈴,哄人而已。”
【掩耳盜鐘】劉知幾《史通·書志》:“掩耳盜鐘,白云無覺,詎知后生可畏,來者難誣者邪!”
【盜鐘】任昉《百辟勸進(jìn)今上箋》:“居今觀古,曾何足云,而惑甚盜鐘,功疑不賞。”
上一篇:排座次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操舂舉案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