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庭伉(kang)禮是什么意思
亦作“分庭抗禮”。
《莊子·漁父》:春秋時,魯國孔子曾與弟子同游郊野,遇一漁父。漁父批評責難孔子,孔子卻洗耳恭聽,謙卑之至。弟子責備孔子說:“萬乘之主,千乘之君,見夫子未嘗不分庭伉禮,夫子猶有倨(ju)敖之容。今漁父杖拏逆立,而夫子曲腰磬折,言拜而應,得無太甚乎?”意即高高在上的君主,見了您都能分庭伉禮,而且還有些傲慢的神情。現對一漁父如此恭謙,不太過份嗎?古代禮節,主人位置在東,客人在西,主客相見時,于庭東西兩側相對行禮,以示平等相待,故稱“分庭伉禮”。
引用義:①彼此平等,不分高下。[例]小鄒雖然年輕,但他的學術地位,足可以和一些教授分庭伉禮。②互相對立。[例]這是一個革新思想和保守思想分庭抗禮的時代。
上一篇:馮唐已老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劉伶酒德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