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嬪是什么意思
《左傳 ·宣公十七年》:春秋時,齊頃公六年(公元前593年),晉卻克、魯季孫行父、衛孫良夫、曹公子同時出使齊國。卻克跛足,季孫行父禿頂,孫良夫一只眼瞎,曹公子駝腰。齊頃公在接見時,預先安排包括他母親在內的宮廷婦女藏于幕后,又故意使跛者引跛者,禿者引禿者,眇者引眇者,駝者引駝者,以滿足她們好奇逗樂的心理。卻克等晉見時,幕中婦女不禁出聲嬉笑。受戲弄的使臣,無不憤慨。四年之后(公元前589年),晉卻克果然會同魯、衛、曹三國之師,共同討伐齊國。激戰于鞌(今山東濟南市),大破齊軍,頃公也幾乎被俘。
引用義:比喻舉止不慎,輕侮失禮。[例]社交往來,應注意禮節,尊重他人,否則笑嬪招禍,不僅危及家國,而且將為天下人所恥笑。
上一篇:竊時肆暴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笑躄(bi)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