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城是什么意思
【典源】 《三輔黃圖》卷一:“惠帝元年正月,初城長安城。……九月城成,高三丈五尺,下闊一丈五尺,上闊九尺,雉高三坂,周回六十五里。城南為南斗形,北為北斗形,至今人呼漢京城為斗城是也。”
【今譯】 漢惠帝元年正月,開始建長安城,九月竣工建成。城高三丈五尺,下寬一丈五尺,上寬九尺,城墻高有三坂,周圍有六十五里長。城南為南斗的形狀,城北為北斗的形狀,所以人們稱漢代京城為斗城。
【釋義】后以此典借指京城。
【典形】 北斗城、斗城。
【示例】
〔北斗城〕 唐·蘇颋《太清觀鐘銘》:“西升路接,韻閶闔之清風(fēng); 北斗城連,含未央之夕漏。”
〔斗城〕 唐·王翰《奉和圣制同二相》:“陸海披珍藏,天河望斗城。”
上一篇:支祁神鎖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斯文掃地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