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的解釋|會的意思|“會”字的基本解釋
“會”的繁體字形作“會”。本義是會合、聚會的意思。引申出會見、見面的意義,又特指盟會、宴會。《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有這樣的話:“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欲與王為好會于西河外澠池。”這里的“會”就是會見,見面的意思。這個故事發生在公元前279年,秦王是指秦昭襄王,趙王是指趙惠文王。這句話的意思是:秦昭襄王出使使者告訴趙惠文王說,想與趙惠文王交好,希望在西河外的澠池這地方會見。
會由會見、盟會、宴會義又發展為有一定目的的集會義。例如唐代白居易的“七老會”,《三國演義》中的“群英會”的“會”都是這個意思。后來用“七老會”比喻年高德重之人的聚會,用“群英會”比喻英才之人的聚會。現在我們所說的“舞會”、“晚會”都是指有一定目的的集會。
會合、聚會前有個召集的過程,會又由會合義引申為聚集?!墩撜Z·顏淵》中的“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是講有才德的人以文辭聚集朋友,以友愛輔佐仁義。會友就是聚集朋友的意思。成語“聚精會神”用來形容專心致志,精神高度集中。
把事物聚集、會合起來看會得到一定的啟示,因此“會”又有領悟、理解的意義。宋《朱子全書》中有這樣的話:“舉一而反三,聞一而知十,乃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后能融會貫通?!边@句話是說:舉一反三,聞一知十,才是學者用功深,學理透的境界,只有這樣才能作到融會貫通。融會貫通的意思是把各方面的知識或道理融會貫穿起來而得到全面透徹的理解。我們常說的“心領神會”、“會心一笑”、“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中的“會”都是理解,領會的意義。
會還有熟習、通曉的意義。成語“會家不忙”指行家做自己熟悉的事情不會慌亂,這里的會家指行家。我們平常說的“會兩出京戲”中的“會”就是熟習、通曉的意思。會由熟習、通曉義又引申出擅長的意義,“能說會道”的“會”就是這個意思,用來形容口才好,很會說話。
科舉時代,每三年各省舉人要會集京城參加考試,稱為“會試”。會在古代還有表示支付、付給的意義。會了賬,就是付了賬的意思。
現在我們所說的“會走路”的“會”,是表示懂得怎樣做或有能力做的意思,“他會來”的“會”表示有可能實現。一個地區的政治、經濟中心,主要城市也稱“會”,例如省會、都會。
會還作副詞,表示應當、一定的意思。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名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敝械摹皶本褪且欢ǖ囊馑?,這句詩的意思是:乘長風破萬里浪的時機一定會有的,到那時將掛起風帆直渡大海。后用這句詩比喻遠大的抱負和實現理想的信心。
會的另一個讀音是kuài,指年終結賬,又泛指算賬?!吨芏Y》中有“聽其會計”的句子。會、計是同義詞,都是總計、計賬工作的意思。現在的“會計”有兩個意思:一是指監督和管理財務的工作,這個意義與古代的“會計”意思相近;另一個意義表示職業,指擔任會計工作的人員。
上一篇:鄉的解釋|鄉的意思|“鄉”字的基本解釋
下一篇:位的解釋|位的意思|“位”字的基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