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的解釋|示的意思|“示”字的基本解釋
“示”字在甲骨文里有多種寫法。其中,比較原始的寫法像神主的牌位。
在古代,崇拜祖先神和自然神的原始宗教是占據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所以古人遇事一定要求神問卜,乞求神靈消災賜福,于是產生了祭祀。“示”字本像神主之形,所以跟神靈、祭祀以及禍福等有關的字往往包含有“示”字這個偏旁。我國先秦時代的古書《左傳》中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把祭祀和戰爭并列為國家的頭等大事,可見祭祀活動在古人生活中占據了何等重要的位置。商周時代盛行宗族制度。所謂宗族,就是同一個男性祖先的子孫聚居在一起,以血緣關系作為紐帶結合而成的一種社會組織形式。據古書記載,商周時代大大小小的宗族,都建有自己的宗廟,通過祭祀祖先來鞏固家族內部的團結。“宗族”的“宗”字,由兩個偏旁組成,上面的偏旁像房屋,下面的偏旁“示”字像祖先的牌位。這是個會意字,像房屋里供奉著神主的牌位,意思祖廟,祭祀祖先的地方。在同一個房屋里祭祀同一個祖先和同一個祖先的子孫共同聚居在一起,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宗族”。
“示”字既然是神主的化身,就會顯示神意。所以“示”字引申時表示顯示或讓人看的意思。《左傳》中說:“袒而示之背。”意思是說脫下衣服讓人看他被鞭打得鮮血淋淋的后背。《史記》記載:“范增數(shuò)目項王,舉所佩玉?以示之者三。”意思是說,在鴻門宴上,范增多次舉起他所佩戴的玉玦,暗示項羽下決心,殺掉劉邦。這種表示讓人看的“示”字,可以組成很多詞,如“示范”、“示例”、“示意”、“示眾”、“示威”等。
“祭”字是一個會意字,由三個偏旁組成。右上偏旁“又”表示手,左上偏旁“肉”,是一塊肉,下面的偏旁“示”代表神主。字形表示用手拿著肉向神主的牌位獻祭。“祭”字可以組成很多詞,如“祭壇”,指供祭祀用的土臺。“祭享”,指陳列祭品供奉神靈。“祭品”,指祭祀神靈所用的物品。“祭掃”,指到先人墓前祭祀掃除。
“示”字作為左邊的偏旁,往往寫成“礻”。如“祝”字,表示一個人張口跪在神主面前在禱告。禱告的內容可以是好的。如“祝福”,本來指祈求神靈賜福。現在泛指祝人平安、幸福。“祝愿”,本來指向神禱告,以求實現自己的愿望。后來表示良好的愿望。“祝祓”,指求告神靈消除災禍。禱告的內容也可以是壞的,如祝人得禍。“祝”的這個意思后來由“咒”代替。中國古人認為神靈既能降福于人也能降禍于人。所以關于禍福之事的字往往含有“示(礻)”這個偏旁。比如:表示福祿、吉祥的字有“福”、“祿”、“祥”、“祜(hù)”、“祉(zhǐ)”、“禧”等。表示鬼神降禍的字有“禍”,《說文解字》說:“禍,害也,神不福也。”意思是說:禍害,神靈不會給予幫助。“祟”,《說文解字》說:“神禍也,從示,從出。”意思是說:鬼神出來加禍于人。后來借指不正當的行動。如鬼祟、邪祟、作祟、禍祟等等。
上一篇:知的解釋|知的意思|“知”字的基本解釋
下一篇:秋的解釋|秋的意思|“秋”字的基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