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虎類犬;刻鵠成鶩拼音,畫虎類犬;刻鵠成鶩對(duì)偶成語介紹
畫虎類犬;刻鵠成鶩拼音:huà hǔ lèi quǎn;kè hú chéng wù
【上】類:像,類似。畫出的老虎像狗一樣。比喻模仿不成,弄得不倫不類。◆也作“畫虎類狗”。唐·劉知幾《史通· 六家》:“觀其所述乃似《孔子家語》、臨川《世說》,可謂畫虎不成反類犬也。”
【下】刻:刻畫。鵠:天鵝。鶩:鴨子。模仿天鵝失真,類似鴨子。◆也作“刻鵠類鶩”“刻鵠不成”。清· 卷盦《〈蔽廬叢志〉序》:“又或食古如鯁,刻鵠成鶩。”
【綜】比喻在藝術(shù)上模仿人家,終無成就。也比喻好高騖遠(yuǎn),未達(dá)到目的,反成笑柄。
【例】你啊,這種畫能拿得出手嗎?畫虎類犬,刻鵠成鶩,還不怕把人家的大牙笑掉!
上一篇:《畫地作獄,刻木為吏》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下一篇:《疾首蹙額,瞋目切齒》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