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殘去穢;杜弊清源拼音,除殘去穢;杜弊清源對偶成語介紹
除殘去穢;杜弊清源拼音:chú cán qù huì;dù bì qīng yuán
【上】穢:污濁,污穢。肅清殘余,蕩滌污穢。比喻徹底革新。三國魏· 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故在濟南,始除殘去穢,平心選舉,違迕諸常侍。”
【下】杜:杜絕,堵塞。清:理清,廓清。杜絕弊端,廓清本源。清·林則徐《燒毀匪船以斷英船接濟折》:“臣等仍多派妥干員弁,于各口加倍嚴查,終期杜弊清源。”
【綜】徹底清除掉朝政中的弊端,肅清來源,革故鼎新。
【例】全國一解放,新政權一建立,黨中央和人民政府就大刀闊斧地除殘去穢,杜弊清源,使社會秩序和風氣很快好轉。
上一篇:《悶悶不樂,郁郁寡歡》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下一篇:《雄師百萬,金城千里》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