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生玉
“藍田生玉”比喻名門出賢良子弟。出自《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恪少有才名……權見而奇之,謂瑾曰:‘藍田生玉,真不虛也?!?/p>
三國時期,諸葛瑾在東吳做官,深受孫權的重用,官至大將軍。諸葛亮有個兒子叫諸葛恪,字元遜,他從小聰明,機敏過人,善于言辭,深受孫權喜愛。
有一次,孫權大設宴會,六歲的諸葛恪跟隨他的父親一起去參加宴會。諸葛瑾的臉長得特別長,孫權想開他的玩笑,于是在宴會期間,他命人牽來一頭毛驢,在驢的臉上寫了“諸葛子瑜(諸葛瑾字子瑜)”四個大字,借以諷刺諸葛瑾臉長似驢。
眾人見了,都捧腹大笑。諸葛恪見此情狀,不窘不慌,他跪請添寫兩個字。
孫權命人將筆拿來給他。諸葛恪在“諸葛子瑜”四字后面添寫“之驢”二字,變成“諸葛子瑜之驢”。滿座文武大臣見此無不驚訝,無不嘆服。
又有一次,孫權問諸葛?。骸澳愀赣H和你叔父相比,到底誰高明?”
諸葛恪答道:“我父親高明?!?/p>
孫權要他說出理由,他說道:“我父親懂得事奉明主,而叔父卻不懂得這個道理,所以是我父親高明?!?/p>
當時,東吳的臣民大都認為孫權是英豪,劉備沒出息;諸葛亮輔佐劉備,可以說是缺少眼光。諸葛恪的回答讓孫權滿心歡喜,不禁又大大夸獎他一番。
孫權見諸葛恪才思敏捷,對答如流,大為贊嘆。又一次,孫權對諸葛瑾說道:“人們都說藍田生美玉,名門生賢良,真是名不虛傳呀!”
后來,諸葛恪當了吳國的撫越將軍、丹陽太守。孫權死后,他又輔佐孫亮,任大將軍,執掌朝政。
上一篇:英雄無用武之地
下一篇:衣冠禽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