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堅執銳
“披堅執銳”表示投身戰斗。出自《史記·項羽本紀》:“披堅執銳,義不如公;坐而運策,公不如義。”
秦朝末年,秦二世胡亥派章邯進攻趙國,章邯帶領二十萬兵卒把趙王團團圍困在巨鹿。趙王不停地向楚王求救,楚王便派宋義做主帥,項羽做次將,北上救援趙國。宋義故意帶領人馬緩緩而行,到了安陽,竟一下子停留四十六天。
項羽對宋義說:“聽說秦軍把趙王圍困在巨鹿,應該馬上進軍。如果我們在外面攻擊秦軍,趙軍必然會做內應,這樣我們就一定會打敗秦軍的。”
宋義說:“現在秦軍攻趙,如秦軍得勝,他的兵力一定十分疲困,就乘秦軍疲困時進攻;如果秦軍不能取勝,就大張旗鼓向西進軍,這同樣能打敗秦軍。‘身穿鐵甲、手拿銳利武器去打仗,我不如您;坐下來講用兵之策,您就不如我宋義了。’”
宋義仍然不肯進軍攻秦。項羽心里很著急,又向宋義建議說:“現在將士都希望我們進兵,協力攻秦,而且今年災荒嚴重,百姓饑餓,軍隊缺糧,久留是不行的。而今秦軍強大,大有一舉吃掉趙國之勢,哪有什么疲困的機會可以利用?我軍在定陶大敗的事情,已使楚王‘坐不安席’,而楚王又把一國之事交付于您,國家安危在此一舉,望你以國家利益為重。”
宋義仍堅持他的看法,項羽再三勸說毫無效果。項羽惱羞成怒,就殺害了宋義。項羽奪了兵權后,楚王乃封項羽為上將軍,接替宋義的職位。項羽便派當陽君黥布和蒲將軍領兵兩萬渡過漳河,去救巨鹿,但只取得了小小的勝利。趙王的大將軍陳余再次要求項羽增兵,項羽便統率全軍去救。
隊伍一渡過漳河,項羽便下令把船只全部鑿沉,把煮飯的鍋全部打碎,把宿營的房子全部燒光,每人只帶三天的口糧,以此表示誓死不歸的決心。項羽決心死戰,戰士勇往直前,兩軍在巨鹿城下展開大戰。
這時候,楚軍的勢力雄冠諸侯。救援巨鹿的諸侯軍有十幾個營壘,都不敢出兵。“楚戰士無不以一當十”,喊殺之聲驚天動地。經過幾次激烈戰斗,殲滅了秦軍,俘虜了王離,殺死了蘇角,逼死了涉間。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巨鹿之戰”。
上一篇:投筆從戎
下一篇:指鹿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