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土重來
【釋義】卷土:卷起塵土,形容人馬奔跑。比喻失敗之后重新集結(jié)力量反撲過來;或重新恢復勢力。
【出處】唐·杜牧《題烏江亭》。
杜牧是唐朝時的大詩人,曾經(jīng)寫過一首題為《題烏江亭》的詩,詩中寫道:
勝敗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來未可知。
詩中說的是楚霸王項羽的故事。秦朝滅亡以后,楚漢相爭,項羽被劉邦打敗了,退到烏江。烏江的亭長早已為他準備好了渡船,勸他趕緊過江。
可是項羽不肯上船,他將自己騎的千里馬送給亭長,轉(zhuǎn)身去與漢軍決戰(zhàn),獨自殺死漢軍幾百人。自己身上也負傷十幾處,最后自刎而死。
杜牧游歷到此,見到烏江邊上的亭子,睹物思人,為楚霸王項羽的死而嘆息:如果你當時跑到江東,也許會卷土重來呢!
北宋的王安石也寫過一首題為《烏江亭》的詩,說:
百戰(zhàn)疲勞壯士哀,
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
肯為君王卷土來?
與杜牧相反,他認為項羽一敗涂地,肯定不能卷土重來了。
烏江亭在今安徽和縣東北蘇皖界上的烏江鎮(zhèn)。亭,是秦漢時期鄉(xiāng)以下的行政單位。
上一篇:《臥薪嘗膽》釋義與出處
下一篇:《取長補短》釋義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