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前毖后
周王朝的開國君主周武王登基時間不長就去世了。他的兒子周成王即位,由于成王年齡太小,由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協助處理國家大事。對此,武王的另外兩個弟弟管叔鮮、蔡叔度很是不滿。他們到處造謠,誣蔑周公助理成王是想伺機廢除成王,奪取王位。
周公是個待人真誠懇切、豁達大度的人,聽了這些謠言后,為了不招惹是非,便離開京都,住到外地去避嫌。成王年小不懂事,還真的以為周公要搶權,便也不加挽留,讓他去了外地。管叔鮮和蔡叔度見周公離開了成王,便暗中勾結商紂王的兒子武庚,一起發動叛亂,企圖篡奪王位。
周成王得到密告,急忙召集大臣商議,可誰也拿不出辦法來。成王急得在宮在團團轉,不知如何才好。一個大臣見了,說:“這事只有周公才有辦法處理!”成王聽了,眼前一亮,是啊!應該去把周公請回來。周公回來后,成王馬上命令周公帶兵東征,討伐叛賊。
經過三年的艱苦征戰,叛亂終于被周公平息了。接著,周公又忠心耿耿地替成王料理了幾年的國家大事,一直到成王長大成人后,便把政權交還給他,讓他自理朝政。
正式接管朝政這一天,成王前往宗廟祭祀祖先。在祭祀儀式上,成王對著他的文武大臣講了話。他回顧了以往的歷史教訓,并說:“我一定要從以前所受的懲戒中吸取教訓,小心謹慎地辦事,以免再遭禍害?!?
——《詩經·周頌·小毖》
【故事啟示】 周公姬旦輔佐年幼的周成王治理國家,周武王的弟弟管叔鮮、蔡叔度造謠說周公準備篡位,周公為表忠心隱居外地。管叔鮮等趁此時機立即叛亂,周成王幡然醒悟,請回周公率軍平息了叛亂。這種知錯就改、引以為戒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
【成語釋義】 要從以前的錯誤中吸取教訓,謹慎從事,不致再犯類似錯誤。懲,警戒;毖,謹慎。
【活用例句】 對于犯錯誤的同志,包括犯了嚴重錯誤的同志,我們都要堅持“~,治病救人”的方針。
【近義】 前車之鑒
【反義】 重蹈覆轍
上一篇:《懲一警百》出處與譯文翻譯,成語故事《懲一警百》意思解讀
下一篇:《打草驚蛇》出處與譯文翻譯,成語故事《打草驚蛇》意思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