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秋風(fēng)過耳》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秋風(fēng)過耳:qiū fēng guò ěr
詞源:漢·趙曄《吳越春秋·吳王壽夢傳》: “富貴之于我, 如秋風(fēng)之過耳。”
詞由: 春秋時的吳國, 國君壽夢有四個兒子,最長的叫諸樊,最小的叫季札。因為季札品德賢良, 很有才學(xué), 公元前561年吳王壽夢得病時, 想傳位給季札。季札謙遜地不肯接受, 認為應(yīng)該按規(guī)矩讓位給長公子。長子諸樊接位后, 幾個兄弟商議以后的王位由兄弟幾個依次相傳。季札忠心地輔佐兄弟治理國事,十分盡力,因而賢名傳揚四方。后來, 三兄余昧將死時, 要把王位傳給季札了, 季札還是一再推讓道:“我早就表明不受王位了。至于富貴榮華, 不過象過耳的秋風(fēng), 我是不關(guān)心的。”不久, 他就私下逃往自己的封地——延陵 (今江蘇常州),直到余昧的兒子僚立為吳王后, 才打算回朝中幫助治理國事。
詞義: 象秋風(fēng)從耳邊吹過。比喻對事情毫不經(jīng)心。
書證: 元·關(guān)漢卿 《救風(fēng)塵》 第二折:“那一個不指皇天各般說咒, 恰似秋風(fēng)過耳早休休。”明·吳承思《西游記》第七十七回:“行者笑道:‘莫說是麻繩捆的, 就是碗粗的棕纜,只也當秋風(fēng)過耳, 何足罕哉!’”
上一篇:成語《磨穿鐵硯》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秦鏡高懸》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