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無拳無勇》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無拳無勇:wú quán wú yǒng
詞源:《詩經(jīng)·小雅·巧言》:“彼何人斯, 居河之麋。無拳無勇, 職為亂階。既微且尰, 爾勇伊何。為猶將多, 爾居徒幾何?”
詞由: 西周時期, 有一位在仕途遭受陷害、排斥的小官吏, 對那些制造讒言、亂政敗國的奸佞小人深惡痛絕,于是他根據(jù)自己的見聞,寫了一首詩名為《巧言》。詩篇描繪了那種奸佞小人的丑態(tài)和造成的危害;同時指出那種小人之所以能得勢,為所欲為, 其根子就在于當權(quán)者聽信讒言。詩中有這么一段意思: 那些讒者是些什么人呢? 地位卑下,又沒本事, 他們專會制造禍亂。他們自以為勇敢, 同黨很多, 其實象那般跛腿腫腳的人, 還能講什么勇敢? 他們縱然詭計多端, 跟他們跑的又能有幾個呢?
詞義: 沒有力氣,也沒有勇氣。拳:力氣; 勇: 勇氣。比喻既無才能,又不勇敢。
書證: 魯迅《兩地書》八:“我又無拳無勇,真沒有法, 在手頭的只有筆墨, 能寫這封信一類的不得要領(lǐng)的東西而已。”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論人言可畏》:“不過無拳無勇如阮玲玉,可就正做了吃苦的材料了,她被額外的畫上一臉花, 沒法洗刷。”
上一篇:成語《無嵇之談》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無適無莫》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