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口講指畫》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口講指畫:kǒu jiǎng zhǐ huà
詞源:唐·韓愈《柳子厚墓志銘》:“衡湘以南為進士者,皆以子厚為師,其經承子厚口講指畫為文詞者,悉有法度可觀。”
詞由:這是說的柳宗元在柳州生活的一個側面。元和中,柳宗元由永州司馬調任柳州刺史,這仍然是貶謫的官。柳州是個窮鄉僻壤的地方,經濟、文化比中原差多了,這里有個很不好的習俗,就是把兒女抵押給地主家,如果到時不贖,那兒女就成了地主家的奴婢。柳宗元想了個辦法,就是抵押時做的工要算工資,工資加起來和抵押的錢相等,要把人放回家去。柳宗元在柳州還提出提高文化的措施,衡湘以南的讀書人,都拜柳宗元為老師。柳宗元對他們的指點、教導,也很熱心、認真,不但用口講述,還同時用手比劃。因為柳宗元教導有方,所以學習的人很容易上路,凡是經過柳宗元指教的人,寫文章都入了門,懂得并掌握了一定的寫作特點和規律。
詞義:一邊用口講解,一邊借助手勢,把要講解的內容既講得清楚,又講得生動。亦作“口講手畫”。
書證:宋·黃庭堅《題跋》:“好學者從之請問,口講手畫,終席或至千字。”
上一篇:成語《口血未干》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另眼相待》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