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抱頭鼠竄》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抱頭鼠竄:bào tóu shǔ cuàn
詞源: 《漢書·蒯通傳》 : “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與為刎頸之交,及爭張黡、陳釋之事,常山王奉頭鼠竄,以歸漢王。”
詞由:蒯通為了說服韓信自立為王,就給他講述了常山王張耳和成安君陳余的故事: 張耳和陳余曾結為刎頸之交, 兩人感情很好。后來, 張耳被秦軍圍困在鉏鹿, 就派部將張黡、陳釋去見陳余, 請求陳余發兵援救, 可陳余為自己安全計, 卻不愿起兵援救, 只撥了五千人給張、陳二人, 結果, 張黡、陳釋都死于秦軍。張耳也因此同陳余結下怨仇, 回來后就毫不猶豫地收了他的兵權。陳余懷恨在心, 不久, 他聯絡齊王田榮, 把張耳擊敗。張耳走投無路, 就把項羽派駐趙國的使者項嬰殺了, 捧著項嬰的頭, 倉惶地投靠劉邦。后來, 劉邦為了消滅趙國, 便派張耳帶兵去攻打, 趙北一戰, 張耳終于在泜水之南殺死了陳余。蒯通講完了這個故事以后, 接著說:“希望你把陳余之死作為鑒戒, 認真考慮我的勸告。” 韓信聽后, 猶豫不決。
詞義: 捧著頭象老鼠一樣逃竄。形容倉惶逃走的狼狽相。原作 “奉頭鼠竄”。
書證: 《大宋宣和遺事·利集》:“身為國家重臣, 不能以身排患難, 但要奉頭鼠竄,將何面目見天下士乎?”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百二回:“溫月江只得抱頭鼠竄而逃,自去書房歇下。”郭沫若《月蝕》:“不去還好了,跑了一趟去問,只駭得我抱頭鼠竄地回來。”
上一篇:成語《披肝瀝膽》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招權納賄》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