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功敗垂成》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功敗垂成:gōng bài chuí chéng
詞源: 《晉書·謝玄傳論》:“廟算有遺, 良圖不果, 降齡何促, 攻敗垂成?!?/p>
詞由: 謝玄是東晉時一名出色的軍事將領。當時北方的前秦日益強大起來, 嚴重威脅著東晉王朝。在歷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中, 謝玄和謝石。謝琰等人帶領八萬人馬, 擊敗了前秦符堅統帥的號稱百萬之眾的大軍,穩定了東晉偏安一隅的局面。接著,謝玄等人又奉命揮師北伐,收復了大片北方失地,大大減弱了東晉的外部威脅。然而, 正當謝玄想進一步鞏固已經恢復的失地時, 東晉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卻激化起來。謝玄的赫赫戰功遭到了司馬道子等人的妒忌。他們以謝玄出征時間太久為借口, 勸諫晉孝武帝把謝玄的軍隊撤回來,坐鎮淮陰。謝玄眼看勝利在望的形勢即將付之東流, 悲憤交加。他幾次上書晉孝武帝, 請求辭職,都未獲準。在回防路上, 謝玄不幸染病而亡, 年僅四十六歲。唐朝房玄齡等人在編撰《晉書·謝玄傳》時,借史臣之口,十分惋惜地說:“老天降給他的年齡為什么這樣短促?統一北方的宏偉目標即將實現時卻在半途遭到了失敗?!?/p>
詞義:事業將要成功的關頭遭到了失敗。垂:接近,將要。
書證:清·吳趼人《痛史》第二十七回:“那位輔佐太子的知道了,見功敗垂成,十分著急。”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十一回:“有人說他,‘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況且十二道金牌,他未必不知道是假的,何必就班師回去,以致功敗垂成?!?
上一篇:成語《力不從心》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千里鵝毛》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