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龍伯釣鰲》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龍伯釣鰲:lóng bó diào áo
詞源:《列子·湯問》:“而龍伯之國有大人,舉足不盈數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釣而連六鰲,合負而趣歸其國,灼其骨以數焉。于是岱輿、員嶠二山,流于北極,沉于大海。”
詞由:這里說的一個神話故事。據說很久很久以前,渤海的東面有五座大山,上面居住的都是神仙。這五座山沒有根, 也不相連, 而是隨著波浪上下, 隨著潮流移動。上帝怕這五座山流到西極去, 于是就命北極神禺疆, 派十五條大的鰲去背負這五座山。五座山就屹立在那里不動了。那時有個國家叫龍伯國,國里的人都是很大的, 抬起腳來沒有走幾步, 就到了五座山屹立的地方。龍伯國的人很會釣鰲, 到了那里一釣就釣了六條大鰲, 把這六條大鰲放在一起, 背著走回它自己的國家去了。于是就有兩座山:一名岱輿, 一名員嶠流到北極, 沉到大海里去了。
詞義: 龍伯國的人, 能一下子釣起載負大山的六條鰲。龍伯: 神話傳說中的國家。鰲: 傳說中海里的大龜或大鱉。比喻不是一般的事業,而是非凡的事業。亦作“海上釣鰲”,簡作“釣鰲”。
書證: 唐·杜甫《荊南兵馬使太常卿公大食刀歌》: “蒼水使者捫赤絳, 龍伯國人罷釣鰲。”唐·李白《大獵賦》:“龍伯釣其靈鰲, 任公獲其巨魚。”宋·趙令畤《侯鯖錄》卷六:“李白開元中謁宰相, 封一版,上題曰:‘海上釣鰲客李白。’相問曰:‘先生臨滄海釣巨鰲, 以何物為釣線?’白曰:‘以風浪逸其情, 乾坤縱其志; 以虹霓為絲, 明月為釣。’又曰:‘何物為餌?’曰:‘以天下無義氣丈夫為餌。’時相悚然。”唐·李白《贈薛校書》:“未夸觀濤作, 空郁釣鰲心。”
上一篇:成語《黔驢技窮》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龍生九子》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