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老生常談》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老生常談:lǎo shēng cháng tán
詞源:《三國志·魏志·管輅傳》:“飏曰:‘此老生之常譚。’輅答曰:‘夫老生者見不生, 常譚者見不譚。’”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箴》:“此老生之常談。”
詞由: 管輅從小就聰明好學, 特別愛研究卜學, 十五歲以后在社會上就有了名氣。日子一久, 名聲傳到了吏部尚書何晏、侍中尚書鄧飏耳里, 就差人把管輅請來占卜。何晏說:“聽說你的占卜很靈, 就給我算算能不能升到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三公職位。”又說:“這幾天我夜夜夢見蒼蠅叮在鼻子上, 趕也趕不走, 這是什么預兆呢?”當時何、鄧兩人都是曹操侄兒曹爽的心腹, 便結黨營私, 為非作歹。于是管輅說:“如今你的職位比山還高, 可是感念你恩德的人很少, 懼怕你權勢的人很多, 這可不是好現象。”又說:“至于你夢中的跡象, 在卦卜中是個兇象, 你要學學周文王、孔夫子。”鄧飏在旁聽了說:“這都是老生常談, 沒有什么意思。”管輅說:”老生常談的話, 人們往往不加注意。后來, 何、鄧因參與曹爽謀反, 都被誅殺了。
詞義: 老書生常說的話, 沒有新意思。比喻聽慣了聽厭了的話。
書證: 唐·劉知幾《史通·書志”:若乃前事已往, 后來追證, 課彼虛說, 成此游詞, 多見其老生常談,徒煩翰墨者矣。”宋·黃庭堅《流民嘆》:“風生群口方出奇,老生常談幸聽之。”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這一首詞,也是個老生常談。”魯迅《略談香港》:“然而我的講演,真是‘老生常談’,而且還是七八年前的‘常談’。”夏衍《心防》:“我懶得應酬,說來說去,全是聽膩了的老生常談。”
上一篇:成語《翻云覆雨》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老謀深算》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