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家徒四璧》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家徒四璧:jiā tú sì bì
詞源: 《漢書·司馬相如傳上》:“文君夜亡奔相如, 相如與馳歸成都,家徒四壁立。”
詞由: 西漢景帝時, 蜀郡成都賦家司馬相如,在京都長安為武騎常侍,他并不樂意這個職務, 而景帝不愛好辭賦, 仍讓他做這個侍從武官。后來喜愛文人學士的皇族梁孝王進京, 發現了司馬相如; 相如借病辭了武騎常侍官, 投到梁孝王門下。數年后梁孝王死, 相如回歸老家成都。國家貧, 無以自業。由于和臨邛的縣官王吉相識, 他便到臨邛去找王吉。王吉對他十分敬重, 留他住了下來。為此臨邛巨富卓王孫特設宴請司馬相如和王吉,借此炫耀自己。陪客的人到了好幾百,席間非常熱鬧,司馬相如還彈了琴,博得滿座稱贊。當時卓王孫的女兒卓文君新寡在家,她愛好詩文音樂,偷聽了相如的彈奏,對他產生了愛慕之情。司馬相如知道了,也對卓文君發生好感,可是卓王孫嫌馬司相如貧窮,不同意他倆結合。他倆就在一天晚上偷偷離開臨邛,逃往成都司馬相如的老家。司馬相如的老家情況——“家徒四壁立”,屋里空空的什么都沒有。可是卓文君很勇敢,愿意跟隨司馬相如過艱苦生活。他們倆開了一家小酒店,文君當爐,相如身穿犢鼻(短褲),親自操作,一點也不以為苦。后來漢武帝讀到了司馬相如的文章,十分嘆賞,傳詔把他召進京去,給了官職,司馬相如從此遠近聞名。卓王孫的勢利眼也不再瞧不起他了。
詞義:家里只有四周的墻壁。徒:只,僅僅。形容窮困之極,一無所有。亦作“家徒壁立。”
書證:《漢僅魏南北朝墓志集釋·圖版一五二·北魏宋靈烏〈元湛墓志〉》:“清等胡威,家徒四壁。”清·沈復《浮生六記·閨房記樂》:“四齡失怙,母金氏,弟克昌,家徒壁立。”
上一篇:成語《孤注一擲》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寄人籬下》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