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妄自尊大》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妄自尊大:wàng zì zūn dà
詞源:《后漢書·馬援傳》:“(馬援)因辭歸,謂囂曰:‘子陽井底蛙耳,妄自尊大,不如專意東方。’”
詞由:劉秀建立了東漢政權,稱光武帝。但豪強各據一方,四分五裂,并未統一,最大的豪強是在成都稱王的公孫述。當時自稱西州上將軍的隗囂便派馬援去拜訪公孫述,想找一條政治上的出路。馬援小時就與公孫述相識,他想:這次去,公孫述一定會熱情地接待他。誰知到了成都,公孫述卻不理他,而且公孫述竟以帝王的資格高居殿上,要馬援以見帝王之禮去見他。馬援大失所望,回到賓館,對他的隨從說:“現在各地正在爭奪天下,還不知道誰勝誰負,公孫述這樣大講排場,能接納有才干的人共同建立功業嗎?”馬援回去以后,向隗囂說:“公孫述見識不廣,就象井底青蛙一樣,盲目自大,自以為了不起。我們不如到東方的光武帝那里去找出路。”后來,馬援去洛陽投靠劉秀,劉秀熱情地接待了他。馬援在劉秀手下當了大將,盡力幫助劉秀統一天下。最后公孫述被劉秀打敗了。
詞義:因見識不廣而狂妄得很, 自高自大。
書證: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一七回:“吾與汝官品一般,吾久鎮邊疆,于國多勞,汝安敢妄自尊大耶?”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王冕接過來看,才曉得危素歸降之后,妄自尊大,在太祖面前自稱老臣。”毛澤東《整頓黨的作風》:“我們的許多同志,喜歡對黨外人員妄自尊大,看人家不起,藐視人家,而不愿尊重人家,不愿了解人家的長處。這就是宗派主義的傾向。”
上一篇:成語《如釋重負》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婦人之仁》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