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齒白唇紅》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齒白唇紅:chǐ bái chún hóng
詞源: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一回:“這張文遠卻是宋江的同房押司,那廝喚做小張三,生得眉清目秀,齒白唇紅。”
詞由:這是寫張文遠生得極為標致。可就這“眉清目秀,齒白唇紅”,卻生出宋江怒殺閻婆惜的事端來呢。閻婆得了宋江的周濟, 要把女兒閻婆惜嫁給宋江。一天, 宋江帶張文遠到閻婆惜家吃酒, 不想閻婆惜就看上了張文遠, 從此兩人明來暗去打得火熱。正好劉唐送來晁蓋的書信丟在床頭, 被閻婆惜抓住這個把柄,要宋江依他三件事, 一是任她改嫁張文遠, 二是家里的一切都歸她, 三是劉唐送來的一百兩金子給她, 宋江都依, 只是一百兩金子沒有收下, 說回家去拿, 可閻婆惜不依, 揚言要告到公廳去。宋江忍無可忍, 一怒之下, 就把閻婆惜殺了。
詞義: 牙齒是雪白的, 嘴唇是鮮紅的。形容人的面容標致、漂亮。亦作“唇紅齒白”。
書證: 清·吳趼人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十六回:“和尚抬起頭,知縣把他仔細一端詳, 只見他生得一張白凈臉孔,一雙烏溜溜的色眼,倒也唇紅齒白。”
上一篇:成語《黃金鑄象》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龍蛇飛動》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