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辭不獲命》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辭不獲命:cí bù huò mìng
詞源: 《莊子·天地》:“魯君謂葂也曰:‘請受教,辭不獲命,既已告矣,未知中否? 請嘗薦之。’”
詞由:有一天,將閭勉見到了季徹,告訴他這樣一件事:“魯國的國君對我說: 感謝你對我的指教。雖然我的感謝還沒有得到你的允許。但你既然教給了許多治國為政之道, 但不知究竟行不行, 以后能否經常到我這里來指教呢? 我就對魯君說:只要以禮待人, 儉廉對己, 把忠于你的人真正用起來, 沒有私心, 老百姓怎么能不服從你呢?”季徹聽了笑道:“你的話不大妥當, 圣賢的帝王治天下, 是要教育老百姓心里有個德字, 把許多不正確的想法去掉。”
詞義: 推辭掉了, 沒有得到對方的允許。辭: 推辭, 辭謝; 獲命: 得到允許、同意。用來表示尊敬的謙遜態度。
書證: 《孔子家語·弟子行》:“衛將軍文子問二三子之于賜, 不壹而三焉, 賜也辭不獲命, 以所見者對矣。”
上一篇:成語《車過腹痛》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辭尊居卑》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