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普天同慶》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普天同慶:pǔ tiān tóng qìng
詞源: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元帝皇子生,普賜群臣。殷洪喬謝曰:‘皇子誕育,普天同慶,臣無勛焉,而猥頒厚賚。’中宗笑曰:‘此事豈可使卿有勛耶?’”
詞由:晉朝元帝的夫人生了個兒子,元帝非常高興,決定賞賜所有的臣子。有一天元帝登殿,眾大臣紛紛來到朝堂,三呼萬歲后接著祝賀皇子的誕生,元帝立即向大家一一頒賞。等到殷洪喬領賞的時候,他卻連連擺手說:“皇子誕生,普天同慶。我沒有什么功勞,皇上卻賜給那么多東西,實在是愧不敢當。”中宗(即元帝)聽了笑著打趣說:“夫人生孩子,難道能夠讓你有功勛嗎?”文武百官聽了,也都捧腹大笑起來。
詞義:普天下的人共同慶賀著。普:普遍、全。
書證:魯迅《華蓋集續編·雜論管閑事·做學問·灰色等》:“大街上搭起幾坐彩坊,中間還有四個字道:‘普天同慶’,據說這算是過年。”
上一篇:成語《春風得意》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暗中摸索》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