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排沙簡金》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排沙簡金:pái shā jiǎn jīn
詞源: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孫興公云:‘潘文爛若披錦,無處不善;陸文若排沙簡金,往往見寶?!?/p>
詞由:西晉著名文學家陸機,是三國時吳國名將陸遜的后代。吳國滅亡后,他發憤苦學。西晉太康末年,他與弟弟至洛陽,文才轟動一時。當時還有一位特別擅長寫哀誄(lei,悼念死者)這類文章的潘岳。一次,晉代博學多才的孫興公,用了比較和比喻的筆法評論了潘、陸兩位的作品,他說:“潘岳的文章象披著錦緞一樣,光彩閃閃,沒有一處不美;而陸機的文章并不是通篇都好,但它象排除泥沙、篩取金子那樣,從中可以找到精彩的東西?!?/p>
詞義:除去泥沙,選取金子。簡:選取、篩取。比喻細心挑選,去粗取精。亦作“披沙揀金”。
書證:清·陶曾佑《中國文學之概觀》:“披沙揀金,所獲甚鮮?!鼻濉ね跏康潯斗略z山論詩絕句》:“廣大居然太傅宜,沙中金屑苦難披。”魯迅《準風月談·由聾而啞》:“三開間店面的書鋪,四馬路上還不算少,但那里面滿架是薄薄的小本子,倘要尋一部巨冊,真如披沙揀金之難?!?
上一篇:成語《披堅執銳》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探囊取物》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