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各為其主》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各為其主:gè wèi qí zhǔ
詞源: 《三國志·魏志·曹爽傳》:“裴松之注引《世語》及爽解印綬,將出,主簿楊綜止之曰:‘公挾主握權,舍此以至東市乎?’爽不從。有司秦綜導爽反, 宣王曰:‘各為其主也。’宥之, 以為尚書郎。”
詞由: 三國魏明帝曹睿臨終時, 囑咐大將軍曹爽與太尉司馬懿共同扶助幼主齊王曹芳。明帝駕崩, 齊王曹芳即位。封曹爽為武安侯, 太尉司馬懿轉為太傅。后來, 曹爽野心勃勃, 圖謀篡位。事情敗露后, 被下獄處死。在清查曹爽余黨中, 有人告發主簿楊綜引導曹爽謀反, 也應治罪。那人說:“逮捕曹爽時, 曹爽解下官帶, 將要出門時, 其主簿楊綜勸曹爽說:‘大人手握重權、挾持幼主, 難道就這樣甘心失敗了嗎?”這話分明是啟發曹爽謀反。”宣王司馬懿說:“各人都在為自己的主子效力。楊綜這樣說是為他的主子設想。”于是,楊綜不僅得到了寬恕,還被任為尚書郎。
詞義: 每個人都應為自己的主子賣力。
書證: 元、尚仲賢《單鞭奪槊》第三折:“徐茂公, 你放手, 往日咱兩個是朋友, 今日各為其主也。”
上一篇:成語《發蒙振落》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吳市吹簫》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