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壓倒元白》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壓倒元白:yā dǎo yuán bái
詞源: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寺題名游賞賦詠雜記》: “寶歷年中, 楊嗣復(fù)相公……大宴于新昌里第……時元、白俱在, 皆賦詩于席上。唯刑部楊汝士侍郎詩后成。元、白覽之失色……汝士其日大醉, 歸謂子弟曰:‘我今日壓倒元、白。’”
詞由: 唐代寶歷年間, 文宗皇帝有個宰相名叫楊嗣復(fù), 有一次, 他在新昌里第舉行宴會。出席宴會的有皇親大臣, 名流學(xué)者, 詩人處士。席上山珍海味, 大盤小碟, 觥籌交錯,宴飲盡歡。席間,有名詩人即興賦詩, 言志抒情。元稹、白居易首先寫出詩句, 眾人爭相傳閱。刑部侍郎楊汝士最后成章。元稹、白居易看了楊汝士詩, 不禁連聲贊嘆:“好詩啊,好詩!”楊汝士因自己詩得到了眾人的最高評價, 滿心喜悅,開懷暢飲。席散后, 楊汝士醉熏熏地回家了, 一進門, 就大聲對家里人說:“我今日之詩壓倒了元、白。”
詞義:原指楊汝士的詩勝過了元稹、白居易。元白:唐代詩人元稹、白居易的合稱。比喻詩文勝過同時代名家的作品。
書證: 元·鐘嗣成《錄鬼簿》卷下:“辭章壓倒元、白。”
上一篇:成語《歷歷可數(shù)》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發(fā)蒙振落》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