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車水馬龍》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車水馬龍:chē shuǐ mǎ lóng
詞源: 《后漢書·馬皇后紀》:“前過濯龍門上, 見外家問起居者, 車如流水, 馬如游龍。”
詞由: 伏波將軍的小女兒十三歲被選入宮, 明帝繼位封為貴人, 不久立為皇后, 章帝繼位被尊為皇太后。公元76年, 章帝準備對她的兄弟封爵, 她不同意。第二年發生大旱, 有人謠傳是不封外戚的緣故。她發詔提出, 這樣說的人是想自己掙得高位。她說: 我衣食儉樸, 可我娘家卻過得非常奢侈。前幾天我路過我娘家濯龍園, 看到來請安問好的人多得不得了, 車子象水流一樣, 馬匹象龍在游動。家里服侍人員穿著很講究, 連我的駕車者都不如。他們只知道享樂, 毫不為國家擔憂, 怎么能對他們加封呢?
詞義: 車子一輛接一輛, 象水流一樣, 馬一匹連一匹, 象龍在游動。形容車馬來往不絕, 一片繁華熱鬧景象。
書證: 南唐·李煜《望江南》:“多少事, 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 車如流春馬龍, 花水正如月風。”清·吳趼人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第一回:“花天酒地, 鬧個不休, 車水馬龍, 日無暇晷。” 魯迅《理水》:“這一天真是車水馬龍, 不到黃昏時候,主客就都到齊了……”李準《黃河東流去》:“這破爛不堪的城市, 一時華蓋云集, 車水馬龍。”
上一篇:成語《身體力行》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辨日炎涼》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