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耳目一新》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耳目一新:ěr mù yī xīn
詞源: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二回:“玉風姑娘雖然跟他父親到過一趟甘肅,走的卻是旱路,不曾坐過長船;如今一上船,便覺得另是一般風味,耳目一新。”
詞由:十三妹何玉鳳母親死去,一心想去報殺父之仇。安學海告訴她:“她的大仇人紀獻唐因犯了九十二大款的重罪,清皇帝令他自盡。次子紀多文立斬,女眷為奴,男族充軍。”父親大仇已報,便要扶著母親的靈柩上京去和父親合葬。旱路運棺諸多不便,因此就走水路上京。對于十分孝心的何玉鳳來說,此時的心情自然極為舒暢,所以一上船便有“耳目一新”的感受。
詞義:所聞所見,極感新鮮。耳目:指聽到的、看到的。
書證: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六回:“雖不是甚么‘心曠神怡’的事情,也可以算得耳目一新的了。”葉圣陶《校長》:“我想就是這幾樣添置下來, 下學期的理科教授就耳目一新了。”冰心《孩子們的作品》:“如果每年這時候,多刊登些孩子們自己的作品, 定會耳目一新。”臧克家《聽爭鳴念一多先生》:“這些千年以上的典籍, 經過歷代多少名家的手眼, 但它們一經過聞先生的研究, 古典中就出現了‘新義’, 讀他的有關這方面的著作, 真使人為之耳目一新。”
上一篇:成語《羞與為伍》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聚蚊成雷》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