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泥塑術(shù)雕》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泥塑術(shù)雕:ní sù mù diāo
詞源:明·馮夢龍《警世通言·李謫仙醉草嚇蠻書》:“天子聽了番書,龍情不悅。沉吟良久,方問兩班文武:‘今被番家要興兵搶占高麗,有何策可以應(yīng)敵?’兩班文武,如泥塑木雕,無人敢應(yīng)。”
詞由:傳說李白的母親夢長庚星入懷而生。長庚星又一名太白星,所以就名叫白,字太白。有一天,番使送國書來,全朝沒有一個(gè)人識得,于是就把李白請去。李白看了一遍, 就用唐音翻譯出來了。書中寫的是: 你唐朝占了高麗, 和我們渤海國相逼近了, 邊兵常來我邊境侵犯。現(xiàn)在要你唐朝把高麗的一百七十六城讓給我們, 要是不肯, 我就派兵攻打了。唐玄宗聽了很不高興, 問兩班文武怎么辦。兩班文武就如泥塑木雕一般, 沒有一個(gè)人敢說話。
詞義: 象泥塑的象, 象木雕的人。塑: 捏; 雕: 雕刻。形容一個(gè)人大禍臨頭, 嚇得魂不在身、神不附體的樣子。
書證: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回:“人人不曉, 個(gè)個(gè)驚疑。二人連忙回來, 俱目瞪口呆, 面面相窺,寶玉也嚇怔了,襲人急的只是干哭。找是沒處找, 回又不敢回: 怡紅院里的人嚇的一個(gè)個(gè)象木雕泥塑一般。”
上一篇:成語《池塘生春草》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清宮除道》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