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酒池肉林》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酒池肉林:jiǔ chí ròu lín
詞源:《史記·殷本紀(jì)》:“以酒為池,懸肉為林。”
詞由: 相傳, 商紂王是殷商末代的昏王和我國古代有名的暴君。他設(shè)計(jì)制造了殘酷的刑具“炮烙”來懲罰敢于反對他的官員和人民。他忍心看著那些人被“炮烙”燒死燙死, 并以此為笑樂。他常常一高興就把人腿割下來玩, 一不高興, 就又把人剁成肉醬。竟沒有誰敢勸諫他的作為。他的同宗兄弟比干, 好意說了幾句, 反被他殺了, 將心都挖了出來。他花了七年時間, 用成千上萬的人力, 在京城朝歌建造了一座高千尺、廣三里的高臺——鹿臺。又造了許多華麗的宮室, 收集了各地的駿馬、名狗和美女, 供他狂歡作樂。他還下令用酒裝滿池子, 把吃的大塊肉掛在樹林里,叫做“酒池肉林”以便他一面游玩, 一面隨意吃喝。同時, 還叫裸體男女互相追逐嬉戲,叫樂師作“新淫聲,北里之舞,靡靡之音。”真是窮奢極欲, 靡爛不堪。
詞義:古代傳說殷商紂王以酒為池,以肉為林, 為長夜之飲。形容生活極其奢侈糜爛。也形容酒肉很多。
書證: 《史記·大宛傳》:“行賞賜,酒池肉林”。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十七回:“紂王聽信妲己,造酒池、肉林, 一無忘掉, 朝綱不整, 任意荒淫。”
上一篇:成語《酒囊飯袋》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醉翁之意不在酒》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