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片言只語》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片言只語:piàn yán zhī yú
詞源:西晉·陸機《謝平原內史表》:“片言只字, 不關其間。”
詞由: 西晉著名文學家陸機, 曾被齊王冏 (jiong) 誣陷過。后成都王司馬穎營救了他, 并推薦他給晉惠帝,惠帝任命他為平原內史。一次,陸機給晉惠帝上了 “表”, 表示謝恩, 還追述了自己遭誣陷的一些情況: 前齊王冏誣告臣為篡奪晉帝位的趙王倫作過“受禪”的詔書, 這當然要被視為株連的第一人了。其時臣考慮到會受到威逼, 為了能弄清真相,獲得赦免,就與弟弟陸云等在倉促之中秘密地躲開了齊王冏的黨羽,冒著種種險阻,找您陳述實情。臣一生光明磊落, 根本沒有在禪文之中寫過片言只字。事跡筆跡俱在, 都可以推究核實的。
詞義: 只有幾句話, 有限幾個字。形容極少的語言文字。也作“片文只字”、“片紙只字”、“片言只字”。
書證: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 卷二:“雖州里白丁, 片文只字求貢于有司者, 莫不盡禮接之。”金·元好問《跋蘇黃帖》:“蘇黃翰墨, 片言只字, 皆未名之寶。”清·黃小配《廿載繁華夢》 第三十六回:“凡片紙只字, 及親朋來往的書信, 也統(tǒng)通檢起。”胡采《風雪之夜·序》:“雖系片言只語, 卻記下了我最初的一些真實的感受。”
上一篇:成語《爬羅剔抉》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牛山下涕》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