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情同手足》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情同手足:qíng tóng shǒu zú
詞源:唐·李華《吊古戰場文》:“蒼蒼蒸民, 誰無父母? 提攜捧負, 畏其不壽。誰無兄弟, 如足如手? 誰無夫婦, 如賓如友? 生也何思? 殺之何咎?其存其沒, 家英聞知。”
詞由: 古往今來, 我國中原地區與四方少數民族經常發生戰爭。規模大一點的沖突, 交戰雙方不僅征兵征糧, 消耗大量的財物, 而且常常尸骨遍地, 血流漂杵。唐玄宗時有個文學家李華, 他寫了篇《吊古戰場文》,竭力宣揚戰爭給家庭帶來的災難。文章用了大量設問句, 寫道: 天下眾多的百姓, 誰人沒有父母? 即使在身旁盡心供養, 還擔心他們不能長壽。誰個沒有兄弟, 相親相愛如同手足? 誰個沒有夫妻,相敬如賓、相愛如友? 將士們活著, 難道是誰的恩德? 他們被殺死在疆場, 難道對誰犯了罪過? 他們或生或死, 家人無從得知, 只能在夢中見到他們; 有的灑酒設祭, 望著天邊哭泣。而且, 大戰之后必然帶來荒年, 人們又將過著到處流離的生活。這是多么悲慘的情景!
詞義: 兄弟情深誼厚, 如同手足那樣親密。手足: 比喻兄弟。
書證: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四十一回:“辛環曰:‘名雖各姓, 情同手足。’”
上一篇:成語《悔過自新》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戰無不勝》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