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親密無間》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親密無間:qīn mì wú jiàn
詞源:《漢書·蕭望之傳贊》:“蕭望之歷位將相,籍師傅之恩,可謂親昵亡(無)間。”
詞由:漢孝元帝的老師蕭望之,出身農家。少時愛好學習,后來成了有名的儒者。漢宣帝時,曾官遷大鴻臚,后左遷為太子太傅。宣帝死,孝元帝繼位,蕭望之一下子升為前將軍光祿勛,領尚書事。孝元帝因為蕭望之是老師,所以常常請他喝酒,議論朝廷大事。后會稽鄭朋干了壞事,蕭望之受到了牽連。但孝元帝認為蕭望之當了八年的老師,不肯重責他。不久,蕭望之的兒子仍又上書告發蕭望之,此時孝元帝很為難,后來決定處治老師一下,誰知蕭望之由于不服,飲鴆自殺了。這時,孝元帝先是吃驚,接著是悲痛哭泣了。天子為了追念太傅,每年派人到蕭望之的墓地祭祀,對他的后代也非常關注。因此,《漢書》作者評論漢孝元帝與其太傅蕭望之的關系是親昵無間。
詞義:關系非常親近,沒有一點隔閡。間:空間、縫隙。原作“親昵無間”。
書證:馮德英《迎春花》第十九章:“老東山和未過門的兒媳婦,父女般的談著,似乎他們之間,過去沒有發生什么糾紛和不愉快,從來就是親密無間的。”
上一篇:成語《交臂歷指》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親痛仇快》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